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2016年阻碍电池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尽管过去几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迅速,但仍没有改变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市场严重依赖海外的“两头在外”畸形产业结构。以下是2016年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2016年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一)产业链上游在外,国内企业无技术

由于科技水平制约,我国至今尚无法自主生产太阳能电池产业的核心器件-高纯度多晶硅,近90%需要进口,上游的多晶硅产业的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挪威、德国、日本等七大企业手中。他们垄断了全球多晶硅料供应,抬高了太阳能电池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产业链下游在外,国内企业无市场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产能快速增长,但国内市场需求的“原动力”不足,9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目前国内对太阳能电池的市场需求,主要依靠国家“无电县送电”、“送电到乡”等大型工程,且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消费能力有限。由于缺少政策的支持,国内市场开发严重滞后。

(三)我国光伏产业议价、抗风险能力低

“两头在外”畸形产业结构是导致我国光伏产业议价能力低的重要原因。在产业上游,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外七大晶体硅材料供应商,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在产业下游,近年来尽管我国加快了太阳能发电市场的开发,但全球主要市场仍集中在欧美和日本。西班牙市场的急剧萎缩,以及德国政策的趋冷化,造成了全球太阳能发电市场增速放缓。直接冲击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

最新相关

抢装潮后需求趋弱 多晶硅继续走低

五一节后,多晶硅延续节前弱势,价格进一步下探。430抢装潮逐渐退坡,组件市场加速降温,光伏产业各环节开始降价,下游买涨不买跌,余料相对充裕,对多晶硅的采购订单交付期延后,弱需求压制价格走势...

2025年3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3.6%

5月6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5年3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