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欧洲被带走调查,业内预计影响有限
据德国光伏专业杂志PV magazine报道,6月12日,有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前往2023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 Europe时,被德国相关部门现场带走。财联社记者从知情人士获悉,目前涉及企业疑似包括中建材浚鑫、润达光伏和格林保尔。财联社记者另求证获悉,国内多家头部组件企业与此次事件无关...
据德国光伏专业杂志PV magazine报道,6月12日,有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前往2023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 Europe时,被德国相关部门现场带走。财联社记者从知情人士获悉,目前涉及企业疑似包括中建材浚鑫、润达光伏和格林保尔。财联社记者另求证获悉,国内多家头部组件企业与此次事件无关...
全球第一块太阳能电池的诞生地美国,正以空前的力度扶持本土太阳能制造业。美国政府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2022》(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下称《IRA》)等一系列政策,试图重振本土制造业,其中,太阳能相关的制造业是政策支持重点。《IRA》出台半年多以来,美国本土新增光伏制造产能规模已超过47G...
拜登"清洁能源计划"再起波澜。美国国会与总统为了要不要对光伏产业征收关税的问题直接扛上了。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参议院以56票对41票通过了取消关税豁免的决议,该决议旨在废除美国总统拜登暂停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的决定,支持美国本土太阳能制造业的发展。上周六,美国众议院以221票对2...
20年里,中国光伏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天合光能、协鑫科技、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晶科能源等产业巨头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配套和供应链体系,各环节产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超过70%。2018年以来,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量持续走高,时至今日,已经构建出了光伏产业的国际话语权。中欧国际工商学...
据路透社3月7日相关报道,美国此前"作茧自缚",该国在华太阳能电池板进口一度陷入僵局,而僵持数月后,对华太阳能电池板进口量开始回升。而这一消息,已经得到了白宫官员证实。为什么说美国作茧自缚呢?首先,我国光伏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据中国能源网去年的相关报道,我国光伏产业制造端,主要环节产量在...
据外媒报道,德国企业集团BayWa AG公司计划对其主营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子公司BayWare公司进行战略性重组,以便出售其光伏系统贸易业务。BayWare公司在未来将以独立电力生产商(IPP)的身份在国际市场开发光伏项目。BayWa AG公司表示,希望出售其BayWare子公司的光伏产品分销业务。该公司的目标是利用销售收...
2023年3月1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海丝知识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的指导下,由广州市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珠三角研究院、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
高昂的电价和抑制化石燃料的迫切需求令去年的欧洲太阳能新项目出现激增。Jules Scully描述了欧洲大陆正在发生的能源危机对欧盟可再生能源政策和PPA需求造成的影响。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引发能源政策的快速转变,以及最近几个月趸售电价达到历史最高点,许多欧洲国家正在寻求加大太阳能开发力度以...
国际光伏贸易形势严峻复杂,贸易壁垒形式趋于多样化是推高多晶硅价格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新冠疫情反复冲击、部分企业炒作哄抬价格、个别从业者囤积居奇。自2020年6月以来,多晶硅价格从6万元/吨左右大幅上涨,至2022年8月已逼近30万元/吨。硅料价格处在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上游核心原...
调研机构指出,美国强有力的清洁能源政策为光伏和储能行业在未来十年的爆炸式增长奠定了基础。投资税收抵免延长10年、对国内光伏产品制造的激励措施以及其他条款,将有助于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满足美国对本土清洁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业界人士已经看到了美国制造业的扩张,以及2022年8月通过的《削减通胀...
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针对8家光伏企业的反规避调查初裁结果,判定其中4家中国企业的子公司存在规避行为,分别为比亚迪、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阿特斯。该调查始于2022年3月。美国商务部称,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将产品转至东南亚四国(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组装后再出口美国,以规避美国...
"今后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近日,在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滁州)光伏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针对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上述观点。在王勃华看来,竞争来自国内和国外。一边是国内光伏产业呈现的狂热扩产和跨界...
国际光伏贸易形势严峻复杂,贸易壁垒形式趋于多样化是推高多晶硅价格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新冠疫情反复冲击、部分企业炒作哄抬价格、个别从业者囤积居奇。自2020年6月以来,多晶硅价格从6万元/吨左右大幅上涨,至2022年8月已逼近30万元/吨。硅料价格处在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上游核心原...
近日,一道新能宣布与泰国知名的工程公司IMI Industries Co., Ltd(以下简称"IMI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光伏行业N型技术的引领者,一道新能将携手IMI集团在泰国及东南亚地区开展广泛深入的业务合作。IMI集团成立于1989年,是泰国知名的光伏贸易、服务和工程公司之一。此次,一道新能携手IMI集团将为...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已成为我国的核心优势产业,并在全球市场取得领先优势。不过面对如今仍处于高景气的光伏行业,市场亦不乏担忧,而其中以对产能过剩的担忧表现的尤为"出众"。但对此,投资者真的需要如此担心吗?01光伏产业...
最近,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刊出了《太阳将继续照耀中国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壮大,或成欧美市场首选》等多篇文章。不得不说,西方一些媒体的确很会起标题,起得很形象,也一语双关。太阳的确在照耀着中国光伏产品和产业。如果有哪一个产业,是通过中国的制度优势与中国人的拼搏精神相结合,在...
现今我国已形成以硅材料的应用和开发为核心的一条光伏产业链。对于光伏的上游 (硅料,硅片等)、中游 (电池,组件等)、下游(电站建设等),中国在世界上都遥遥领先。2021年中国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这四个制造环节的全球产量占比均在75%以上。不过,太阳能虽然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但光伏发...
据彭博社报道,今年6月以来,美国海关已扣留了多达3吉瓦的进口光伏组件;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多达9至12吉瓦的光伏组件被阻止进入美国市场。报道称,这表明美国的涉疆法案正在对贸易流动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与中国的光伏贸易中断,可能会减缓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扩张。美国近来频频拿光伏做文章,打压中国...
欧美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中国光伏,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警惕中国光伏的全球主导地位7月7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光伏全球供应链特别报告》(下称《特别报告》),认为到2025年,在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关键部件上,世界将几乎完全依赖中国。根据在建产能预测,届时中国多晶硅、硅片在全球的生产份额将达到95%。光...
6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生产的光伏组件实行24个月的关税豁免。此举是针对自美国商务部(DOC)于3月28日宣布对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光伏组件进行调查而采取的行政行动。由于加州光伏组件制造商Auxin Solar公司向美国商务部(DOC)提交了要求审查进口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