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大连化物所锂硫电池电解液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张华民、李先锋和副研究员张洪章团队,利用“低Ksp抑溶效应”固定多硫化锂和“界面聚合成膜效应”保护金属锂,设计、制备出兼具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和高容量发挥的电解质溶液,并实现了其在锂硫电池器件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LiNO3-free electrolyte for Li-S battery: A solvent of choice with low Ksp of polysulfide and low dendrite of lithium”为题发表在Nano Energy上。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iChEM)、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大连化物所百人计划项目等资助。

a)向电解质中加入1ml 1.0M的PS;

b)向电解质中加入2ml 0.1M的PS。

实验在室温下进行,并用数码相机记录。

【研究内容】

锂硫电池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低廉的成本,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之一。多硫化锂的“飞梭效应”和金属锂“界面不稳定”是锂硫电池面临的关键挑战。

一直以来,科研人员使用硝酸锂添加剂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硝酸锂、炭黑、单质硫共存的电池体系存在安全隐患。该研究团队首次设计出一类不含硝酸锂的高性能电解液,兼具较低的多硫化锂溶解度(Ksp)、较高的锂离子传导率、较高的单质硫利用率和优异的金属锂界面稳定性。采用该电解液组装的4000 mAh锂硫电池器件,其比功率可达60 Wkg-1,比能量可达350 Whkg-1,且能稳定循环30次以上,此技术有望使太阳能无人飞机连续飞行1个月。该工作为锂硫电池电解液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最新相关
13家逆变器巨头,获央企161GW订单!

13家逆变器巨头,获央企161GW订单!

据伍德麦肯兹报告,2024年华为、阳光电源合计占55%的市场份额。其余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之中,除华为、阳光电源之外,首次没有企业市场份额超过5%。光伏逆变器行业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在增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