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晚,中利集团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7.29亿元至104.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26.06亿元至29.07亿元,2019年则同期盈利5462万元。
对于巨额亏损,中利集团解释,公司2020年度预计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13.48亿元。其中光伏扶贫电站受国家不再下达新的光伏扶贫指标及回款不达预期等影响,预计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1.59亿元;存量商业电站受光伏补贴退坡机制等因素影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60亿元。与此同时,光伏制造为顺应单晶电池及大尺寸组件高效产能迭代的市场趋势,公司淘汰落后产能,预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67亿元。
第三,光纤光棒受5G网络建设进度、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对青海中利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预计计提减值准备4.38亿元。
业务调整,剥离不良资产
不过,中利集团在2020年业绩预告中称,公司在国务院扶贫办的重视与关心下,期末基本收回了前期光伏扶贫工程逾期应收款,扶贫电站积累下来应收账款难题基本已经化解。
但前三季度仍受资金短缺影响,同时因全球疫情爆发,海外项目停工、国际物流不可控性、供需配套时间延长,公司业务量同比下滑,但费用相对刚性。
2020年是扶贫收官之年,前期光伏扶贫项目的政策性变化造成大量应收款,部分贫困县受扶贫指标等变化因素,导致部分应收账款折让;国内商业电站因补贴指标政策性变化,导致部分电站转为平价项目及国补资金延迟发放等,电站出让价格远不及预期、贬值严重。
另一方面,光纤光棒业务版块亦受到行业影响,业务量出现暂时性下滑。资产减值准备、刚性费用支出等是造成中利集团2020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从当前各家光伏公司公布的2020年度业绩预告来看,中利集团是其中亏损最严重的光伏企业。
虽然业绩承压,但中利集团表示,公司将光伏产业、5G通信产品、高铁和船舶等特种电缆三大业务板块,作为公司未来主业重点发展方向,目前三大业务板块在手订单量较为充足。
随着2020年已调整业务结构和逐步实施的战略布局,公司在剥离不良资产的同时,将集中财力及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将光伏产业链、5G通信产品和特种电缆业务,快速推进与优质客户在相关业务领域的合作。公司将抓住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快速提升业绩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