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中科院城环所在废弃光伏组件资源回收研究方面获进展

据潇湘晨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清洁能源技术与炭材料研究组以晶体硅光伏组件为研究对象,日前提出了溶剂热溶胀联合热处理法进行组件的拆解与回收。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EVA分解气的产生与积累是导致回收过程晶体硅片损坏的主要原因;该回收体系采用溶剂热溶胀法对光伏组件进行预处理,可实...

减少缺陷,提升性能,中科院福建物构研究所太阳能电池获进展

近几年来,新兴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发展较快,在短短十年里其光电转化效率(PCE)从3.8%发展到目前25.5%的认证效率,被视为最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阳能电池之一。尽管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与多晶硅薄膜电池相媲美,但是电池的长期稳定性远未达到商业化要求...

中科院微生物所创建新生物光伏系统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人员设计并创建了一个具有定向电子流的合成微生物组,解决了蓝藻直接产电活性微弱的问题,提高了生物光伏(BPV)光电转化效率。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随着能量转化效率的不断提升和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累计已超过500 GW。但部分光伏材料含有毒...

中科院院士详解电动汽车起火原因 快充过多导致

近日以来,蔚来、特斯拉以及国内传统汽车品牌的电动汽车起火自燃事故频发,其中特斯拉在3个月就自燃4次,其中一次特斯拉在上海还引燃了车库停车位附近的其它汽油车,令人不寒而栗,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也引发了消费者们的集中关注。6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详解了电动汽车起火的原因,表示大功率快速充...

中科院、省发改委调研组到张家口市调研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情况

6月3日至4日,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齐涛、省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聂晓伟率调研组到张家口市调研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总体情况,产业创新发展专项、中科院先导A专项等项目建设情况,重大工程、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以及第九次省部协调推进会有关准备工作情况。市长武卫东与调研组一行座谈交流,市委常委、...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制备出“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

"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效果图受访者提供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特区研究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提出"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将量子裁剪应用到荧光型太阳能聚光板上,制备出效率比传统器件高一倍的新型太阳能聚光板原型器件。相关成果发表于12月出版的《纳米快报》上。荧光型太阳能聚光...

中科院院士入驻新赛维尖端人才推动技术升级

为进一步聚拢尖端人才,加速打造轻资产科技型企业,新赛维于近日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逸泰与国家 “973”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邹贵付教授两位技术大咖正式入驻赛维院士工作站、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分别获聘为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新赛维...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太阳能行业的未来是轻量化

得晶硅者得天下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五年来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太阳能被视为未来最有前景的绿色能源,您怎么看待太阳能产业化的发展轨迹和经验教训?何祚庥: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看光伏领域晶硅应用的市场表现。就价格而言,在原料方面,2007年以来,供不应求时多晶硅价格一度飙...

中科院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武汉企业

中新网武汉3月29日电 (马芙蓉 王以豪)29日在此间举行的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中科院光电信息专场上,中国科学院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武汉东湖高新区内企业,签约总额达2亿元人民币。这5个签约项目涉及电力机器人、显示系统、激光微加工装备等领域。其中,包括两名院士专家团队科研成...

中科院太阳能电池研究新进展单结三元非富勒烯有机太阳电池12.16%转换率

目前,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绿色环保的太阳能电池技术随之得到广泛重视。其中,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柔性、半透明、易于大面积制备和色彩绚烂等优点,在满足人们电力需求的同时,更能带来愉快的视觉享受,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光伏建筑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2017PVCEC】中科院刘正新:后PERC时代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

2017年10月17日-19日,2017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PVCEC2017)在北京隆重召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技术中心主任刘正新在光伏热点专题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后PERC时代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分析”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正新: 前两位都是产业界大咖,我是院所来...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硅基太阳能电池研究组研究院刘生忠带领的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赵奎合作,在二维(2D)钙钛矿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上。与3D钙钛矿电池相比,2D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拥有可调的光...

中科院理化所高电流密度下可充放电式锌空气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可逆锌空气电池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和能量密度高(1084Wh kg-1)等优势,在便携式交通工具和能量储存器件应用方面潜力巨大。该电池的核心组分是驱动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的双功能催化剂,但存在动力学缓慢及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发展廉价、高效的双功能催化剂,对于推动可逆锌空气电池...

下一个大规模储能新秀是谁?专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陈海生

当前储能技术可谓百花齐放,涵盖了抽水蓄能、铅酸电池、锂电池、液流电池、燃料电池、钠硫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多种物理、化学技术路线。其中抽水蓄能以压倒性优势占据市场绝对垄断地位。而现在,“效率基本可以和抽水蓄能PK,且可工业化生产,不需要抽水蓄能地...

中科院:柔性电极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张华民、李先锋,副研究员张洪章团队在高负载量柔性自支撑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纳米能源》(Nano energy, 2017, 39, 418-428)上。纳米级活性物质颗粒因其比表面高、离子/电子传输路径短,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科院大化所储能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DNL21T3)吴忠帅研究员团队通过在KOH溶液中震荡处理二维金属碳化物纳米片(MXene),成功制备层间距扩大的碱化MXene纳米带,并发现其具有优异的储钠和储钾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Nano Energy)杂志上(DOI: 10.1016/j.nanoen.2017.0...

中科院化学所在高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称OSCs)是一种转化太阳能为电能的新型器件,评价其性能的主要参数是能量转换效率(简称PCE)。目前,研究人员将聚合物或小分子作为电子给体材料和富勒烯衍生物作为电子受体材料,制备的OSCs都取得了超过11%以上的PCE。近年来,为了改善富勒烯类受体材料在吸收光谱和分子能级调制上的困难,...

中科院、国家发改委调研组调研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工作

6月19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任志武率由中科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有关同志组成的调研组前来我市,就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调研。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桐利,省政府常务副秘书长吴晓华,市委书记回建,市长武卫东,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

中科院李泓:从液态到全固态电池未来储能技术展望

2017年4月24-2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圆满召开,来自中、美、英、德、澳、日、韩等国家的1400余位嘉宾到场参会。大会共邀请14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产业热点话题,发表了一系列精彩演讲,中国储能网将向读者传递本次大会最具价值的声音。大会期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上能电气与中科院院士周孝信正式签署共建院士工作站协议

5月4日,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与中科院院士周孝信在上能电气工业园正式签署院士工作站合作建站协议。无锡市惠山区区长李秋峰、惠山区科技局局长虞洁、中科院无锡电工所所长刘洣娜、上能电气董事长吴强、上能电气副总裁李建飞等一同出席了签约仪式。周孝信院士与吴强...